萨特和波伏娃
国内女权主义的问题在于,老是学一半
上野千鹤子是如此,波伏娃这边也是如此
上野千鹤子从来没有隐瞒和男方的关系,她和色川90年代就半公开,一起合建别墅,25年的关系中男方妻子是知情的。她甚至在色川的追悼书里公开直说:“晚年和他共度时光,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幸运”。
你说这不就是当小三吗?但问题是上野本来就批判婚姻制度,然后现在身体力行的践踏婚姻制度,逻辑完全自洽,甚至可以说是知行合一啊。
我要自由,包括介入他人婚姻的自由。
你别管道德不道德,至少人家敢作敢当,也没有双标,我就做了咋滴了?
国内一群人,口口声声学习上野理解上野,对这些事情却拼命掩饰,“哥哥没有”“哥哥是单身”,甚至搞出“老师给三个娇妻支教看得丢死人了”这种话题,可以说很搞笑了。
我严重怀疑很多人只看了《厌女》这个书名~
波伏娃也类似
波伏娃写了《第二性》,对婚姻大加批判
人和萨特也确实做到了终身未婚各玩各的,萨特出轨找情妇,波伏娃不也忍了?
虽然我对他们这个“开放式关系”比较震撼,但客观来说,她也确实是知行合一了啊,
说了批判婚姻,就真没结婚,说了互相自由,那男的出轨找情妇也不骂渣男。逻辑完全自洽啊。
而国内问题在哪里呢?
老是学一半。
学波伏娃对着婚姻一顿批判,结果男明星真不结婚了立马大骂渣男。
学上野要不被定义,结果上野自己都认的问题一个劲掩饰,上野观点是“不要被这些定义”,我就做了,随你们说。你掩盖来掩盖去,不反而证明了需要在意这些“外界定义”吗?
我要荷兰的同性恋开放,你不学就是活在大清!
什么?你把他们性开放那套也学了,你究竟有没有道德!
我要法国对我有利这部分,不要对我不利这部分
我要日本对我有利这部分,不要日本需要付出这部分
各国女性思潮只挑对自己有利那一半,不管行不行就搁那念经,
最后玩不下去了开始怪老中,这个就很搞笑了嘛
伏波娃简介
还有胡风 梅志;鲁迅 许广平;萧红 萧军;钱钟书 杨绛;杨益宪 戴乃迭(翻译家)
国外的白朗宁夫人 罗伯特·勃朗宁;伏波娃 萨特(这个好像不太正式);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泽尔达·塞尔(作品有限,但许多署名为其丈夫)
波伏娃经典语录
各大电商网站已经上线“女神节”活动,目测,明天的朋友圈又会掀起“我很爱我的女友/老婆/我妈”的大型表演秀。
这,其实有点尴尬。当我们在提起女性这个词时,所赞扬的仍旧是她作为妻子、母亲、女同事、女神等各种社会身份和男性施加的标签。
没有一个词赞扬的是女性本身。
昨天我在自婚的文章里也说,全球女性意识虽然崛起,但这依然是一个对女性非常不友好的社会,以至于出现和自己结婚这种奇闻。
今晚,正本清源,轻读实验室摘录了现代妇女运动最早的权威理论家,法国思想家西蒙·波伏娃在名作《第二性》里的一些话。
今年是这本书出版70周年,书中的话现在读来,都一点不过时。
关于爱情
1、“爱情”这个词对男女两性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这是使他们分裂的严重误会的一个根源。拜伦说得好,爱情在男人的生活中只是一种消遣,而它却是女人的生活本身。
2、婚姻必须是两个自主的存在的联合,而不是一个藏身之处、一种补救办法。
3、要是婚姻将本来是建立在自发冲动基础上的相互关系,变成了权利和义务的契约,它在性质上就是可恶的。
4、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
5、压在她身上的沉重诅咒在于,她的生存意义本身不掌握在她手里。因此,她的夫妻生活的成败对她来说比对男人来说重要得多:他是公民、生产者,然后才是丈夫;她首先,而且往往只是妻子。
6、真正的爱情应该建立在两个自由的人互相承认的基础上;一对情侣的每一方会互相感受到既是自我,又是对方;每一方都不会放弃超越性,也不会伤害自身;两者将一起揭示世界的价值和目的。对这一方和那一方来说,爱情将通过奉献自身展示自己和丰富世界。
7、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将变成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8、只有当女人认为自己有不结婚的自由,才会是真正的自由。
关于生育
9、当一个女孩被托付给女人时,女人会以狂妄与怨恨相交织的热情,努力把她改变成一个像她们一样的女人。
10、孩子不是爱情的替代品,他们不能代替破碎生活的目的,他们不是用来填补生活空虚的物质,他们是一种责任,一种沉重的职责;他们是自由之爱的最高的花饰。
11、他们既不是父母的玩物,也不是父母生活需要的满足和不能实现的雄心的代用品、孩子,这是培养幸福的人的义务。
12、有一种相当常见的、对孩子不利的态度,就是受虐般的奉献;母亲将自己的痛苦变成她虐待人所运用的武器;她的忍让表现使孩子产生了犯罪感,这种感觉往往一辈子都将压在孩子身上,令他显得像个罪犯。
13、即使她选择独立,她仍然在生活中腾出一个位置给予男人和爱情。如果她全身心投入某项事业,她往往会担心错过自己女人的命运。
关于生活
14、姣好容貌是一种武器,一面旗帜,一种防御,一封推荐信。
15、人们将女人关闭在厨房里或者闺房内,却惊奇于她的视野有限;人们折断了她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16、很容易解释为何女人愿意墨守成规,时间不能带给她任何新鲜的感觉,时间对她不是一种流动的创造性,因为她注定要重复,她认为未来意味着对过去的一种复制。
17、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聊、期待和失望。
18、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女人一直没有真诚地接受世界,她做好了随时向它妥协的准备。
19、滞留在无聊中,这只是不死,这不是活着。
20、她逃避的念头表现为她对喜庆的追求:一束鲜花,一块蛋糕,一张放置地恰到好处的桌子,无用的魅力却是她为之迷醉,她酷爱将无聊的闲暇时光变成大度的贡献。
以上内容摘录自《第二性》,西蒙·波伏娃著。推荐阅读著名翻译家郑克鲁先生的译本。
注:西蒙?波伏娃(1908——1986)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如:《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
最后,祝各位妇女节快乐,祝你们活得自由独立。
有书君语: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点击链接,即可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