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产
不管北京的消费水平如何高,北京的房价如何高,每年还是会有很多新来的北漂一族到北京来谋发展,因为北京的机会远超其他城市,毕竟是咱们的首都嘛。
一旦加入北漂一族,特别是成家有孩子后,就要考虑自己肩上的教育、医疗、房产这三座大山,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才能有条不紊的跨越这三座大山。
首先讲讲房产,北京的房价分城区不同,价格不同,但整体还是比较高,按照现在这个城区的价格水平,至少至少需要准备接近150万的首付款才可以。这对于很多北漂一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目前还需要有连续5年的社保才有资格购买。
再说说养老,养老从年轻的时候就要考虑,不管延迟退休如何,养老政策是国家大的政策,平时还是需要缴纳,个人账户余额越多越好,个人账户余额越多也就说明未来从统筹账户分的就越多。
最后重点讲讲教育,教育分为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及格不同的阶段,教育不像房产和养老,教育和北京市户口绑定了。幼升小,小升初暂且还可以,能办按流程办即可,初升高就很难了,高考就不可能了。我观察了一下北漂了十几年到二十几年的身边朋友,举例吧。
一个在北京开公司经营不错的朋友,家里孩子一直在北京读书,幼儿园、小学、初中都是,在班里是觉得的学霸,考虑到没有北京市户口,初中升高中一级高考要回户籍所在地,所以就初中考高中的时候回户籍所在地考了,结果考的一塌糊涂,连高中都没有考上,后只能通过移民到国外去上高中,一年的费用在50万上下。
一个同学,没有北京市户口,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和媳妇留在北京上班,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成为了留守儿童。
一个同事,也是没有北京市户口,孩子一直上的国际学校,那每年的费用是非常之高,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
三座大山,其实最难的是孩子的教育和房产,我们再看看现有的一些北漂一族如何解决的。
1、在北京东30公里的燕郊买房,然后把户口落在燕郊,孩子就在燕郊上学,自己在北京上班,因为距离近可以每天往返,不用在北京租房子。
2、在天津买房,弄天津户口,孩子就在天津上学,自己在北京上班,一般是周末回天津,平日在北京上班,需要在北京租房子住。
以上两个方法,是比较好的方法,可以直接搞定房产和教育两座大山,算是一举多得,不过现在中考就要分流,大白话就是有40%比例不等的学生无法上高中,只能上技校。面对这个分流,北漂一族家长们也是异常焦虑,自己努力拼搏到北京工作生活,自己的下一代还不能上高中,那简直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就有进阶的办法了。
1、有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衡水去读初中,通过衡水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变得更有竞争力。
2、有一些家长,就把孩子户口弄到海南,那边未来考试好考一些。
3、还有一些家长,干脆就把孩子户口弄到东北去,因为那边考试人口少一些,竞争就小一些。
头条帮忙 · 消费权益帮忙
北京楼市严查全款买房资金来源
这是他们保留自己的工作业绩,经纪人提成要向总公司报备,他们系统内部留档用的,对产权人没影响。
北京房产走势
这几天很多媒体的报道北京楼市小阳春,成交量暴涨!
那么真相是如何的?市场真是暴涨了96%吗?
媒体报道:什么消息,近期,楼市回暖的消息不绝于耳,近日有媒体走访了北京的多个在售楼盘,发现看房人数增加了不少,咨询量和成交量也有所回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刚需购房者依然占据多数。而近期网签量的增多,也让银行的工作人员忙碌起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购房者以首套刚需群体为主,整体占比近70%。客户对价格、区位、环境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某平台数据显示,2月1日至2月23日,北京二手房成交11638套,环比上涨74.07%,同比上涨96.29%。伴随着网签量的增多,银行的业务也在增加。
数据很吓人,那么这个数据是真的吗?到底1万多套二手房成交代表了什么?今天聊聊这个数据。
1:北京肯定是出现了小阳春,其实每年都有个小阳春。
刚过去的2023第08周(2.20~2.26) 北京二手房住宅成交4378套,这是2022年来的第1高点,而且从趋势看,市场成交有望继续上行。023年2月20日到26日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4378套,上周成交量3760套,和2022年1月份的成交量逐渐基本接近,明显高于2022年12月成交量。
上周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是2021年来单周第17高的成交量。那么当下北京二手房市场的真实热度如何?
2:市场小阳春热度目前还不如2021年
首先:2023年北京楼市已经明显的出现小阳春。因为过去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高峰基本都出现在3月份,大部分都是因为购房入学需求上涨导致的。2023年北京入学人口刷新历史记录,所以在这个需求的影响下,2023年北京楼市也出现了小阳春,整体预计2月北京二手房出来单月达到1.5万套左右,3月有望接近2万套。
其次:但整体看,当下北京市场依然远远谈不上火热,虽然网签数据相对滞后市场,从市场趋势看,北京二手房火热的基础线是二手房住宅单月1.5万套,目前看,2-3月大概率会超过,但市场推动主要依赖学区房需求,到了4-5月,需求就会下降。
第三:从北京当下市场看,12月因为疫情原因,2022年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8773套,环比上月减少18.4%,同比下滑43.2%。1月份的成交只是恢复到11月市场平均水平,整体看,北京当下房地产市场不支撑明显大幅度的上涨。
从市场数据看,因为春节假期的影响,所以当下市场环比同比数据均有所夸大,真是市场数据应该计算农历时间。累计春节后北京二手房成交住宅14597套,同比上涨14%,但依然低于2021年同期的1.9万套。
市场如果不出现针对二手房首付比例或者购房利率优惠的政策,市场很可能会在2023年轻微小阳春后再次明显下行。
新建住宅供应量依然比较大。单周成交量都在1000套以下,市场分化严重,除了少数热销项目,大部分市场平稳。
整体看,北京市场依然期待有宽松政策出现。否则市场很可能在3月出现最高点后,再次在4月后出现下行。
3:北京房价已经涨了,但学区房很可能是最后一次高峰
从数据看,北京房价已经出现了上涨,但这更多是恢复性上涨,2022年市场低迷,疫情原因,最近市场依然处于学区房推动下的小阳春。
北京到目前没有任何宽松政策,所以需求支撑依赖学区房的改善,包括经营贷等资金推动,一旦到了4月份,这部分需求消化掉,市场有可能继续下行。
学区房一边连着教育,一边连着住房。学区房过热反映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学区房的出现是出生人口增加遇到了教育不均衡导致的,学区房的出现是发展问题,当下的政策基本集中在让更少的人更难获得优质资源,优质资源依然存在,比如西城、海淀的高中录取率依然全国最高。
最热炒的小学降温难免,特别是最近几年属于大部分城市入学高峰,但学位不足导致的顺位排序导致最优质学校入学难度加大。举例来说,西城的德胜区域已经出现了第一顺位溢出的现象,所以再买房未来几年也上不了对应学校。价格必然下调。
70-80后是享受了教育红利的一代人,所以更看重教育,也刚需。
出现学区房的基础是就近入学,对于当下大部分买学区房的家长来说,更看重子女教育,但注意了!
3年后学区房肯定会大幅度降温,从时间看,2017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会是这一代人里面人数最多的一年,伴随他们一生的竞争也肯定最激烈!
需要注意的是,马上要进入大会时间,如果没有什么利好政策,很可能不论是最近买学区房还是买其他房子,都要站岗了,当然如果出二套房贷款优惠政策,房价大概率要再涨一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