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

在书上读过一句话:“在自我审视中看清方向,在不确定中勇往直前。”
敢于突破自己的天花板,才能完成华丽的转变。
2021年,写《微尘》的陈年喜火了。
上世纪90年代,陈年喜在延安从事矿井爆破工作。
虽然工作清苦,但陈年喜没有荒废业余时间,一有空就读诗写诗。
有时灵感突然来了,陈年喜就把它们记在本子上和炸药箱上,后期再去修改和完善,然后投稿。
在这样的坚持下,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陈年喜陆陆续续发表了四五百首诗歌作品,散文非虚构类文学约十余万字。
正是陈年喜的不断突破自己,让他得到了今日的硕果累累。
都说人生最大的障碍是自己,一旦跨过,就是一马平川。
留在原地很容易,而坚持突破自己的人,才会看到更多的风景。
真正的成长,正是不断优于过去的自己。
电影《超越》里,郝超越说过这么一句话:“你知道百米最美妙的是什么吗?是枪响后,这世界只剩你和终点。”#洞见#

微尘是谁

是在汶川地震时,青岛有个人捐了很多MONEY,但是不留姓名,只写了“微尘”两个字,后来大家都向他学习,做好事不留名,都写“微尘”,好像渐渐形成了一种无名的团体。

微尘这本书怎么样

看完陈年喜的散文集《微尘》,挺感慨的。所谓微尘,有一个意思是极微小的尘埃,卑微不足道者,用作谦词。读完这本主要讲述他的矿工朋友的作品,感慨于生命的卑微和渺小,坚韧和悲苦。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前半生矿工生活的见闻,作者是一名爆破工,曾辗转于祖国大江南北的矿场,见证了很多普通矿工的悲喜生活,许多在为生活奔波拼命的矿工,普通大众,在作者笔下留下了一点痕迹,让世人知道他们曾艰难不幸地在某个矿场为生活苦苦挣扎过。

这本散文集,记录了很多普通农民的生活奋斗史。

有的是别人一生简要故事,因为有很多悲剧,年轻生命在矿场中戛然而止。有的是作者亲历的过往经历,作为故事见证者,如今回忆起来,似乎还是触目惊心。有的是道听途说,或口述或电话采访,加以整理而成。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背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曾经到过某个矿场讨生活,曾经到过异乡打拼,曾经到过他国熬工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都是普通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力气,养家糊口地奔生活的写照。但是,命运似乎并没有看到他们的艰辛,残忍地一次次让这些生命,在生活挣扎中一次次失去,读来充满生命的无常,令人唏嘘。

但是也可以理解,这份矿工生活,农民工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悲苦,冒险,无奈。在作者笔下,我们见证了农民工的一曲曲时代悲歌,他们探矿,爆破,运石,等待发工资的日子,遇到老板跑了,遇见工友伤了,发生意外死了……

离家出来时生机勃勃,对未来充满希望,归去时,有幸者带上一身伤疼和苍老倦容……这本书,是过去二三十年农民工奋斗的微小缩影,他们主要从矿工的角度展开讲述,这些人,背井离乡,用力气和技术,养家糊口,再苦再累他们都坚韧地扛着,直到某天被不幸的命运砸中挺直的脊梁……

生活本就如此,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在这片大地上,一直有着一群又一群的人,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最微薄的工资。有的人在贫穷中不懈奋斗,有的人在迷茫中赌博人生,有的人只想埋头干活,按时拿钱……

里面有一段话很感慨:建筑工地上招工,一般不会找太年轻的,他们一般看不起这份工作,工资不高要求还多,所以他们干不长。要找都找中年人,生活的重压在身,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力气,留给他们的技能可能也不多,不敢太讨价还价,也干得比较久,因为养家压力在身,给他们挑剔选择的机会并不多。

在浩瀚宇宙中人人皆似一粒微尘,但即使是微尘,他们也在努力地活着,艰难地奋斗,用自己的方式去迎接生活的一切,无论好坏,就像书中那群不断受到野猪侵扰的村民,他们一直在想办法与野猪战斗,犹如与生活战斗的每一个你我。

感谢陈年喜,把他身边的人的故事写出来,让我们在看到高楼大厦的磅礴气势,灯红酒绿时,不要忘了还有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双手和生命,默默地捧出一堆堆的矿石,为城市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他们的生命一如这些矿石一般,坚硬的外壳下,有着各自的柔软和不同的纹路,每一条纹路背后,都有着一些生命的故事在静静流淌……

如若有空,想去了解一群可能离你很远的人的故事,那就去读读这本《微尘》,都是散文构成,一人一个故事,随读随放即可!

很多生活你没办法亲身经历,但是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这大概就是阅读的美好吧!今日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