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爱周
两会期间,赌王女儿何超琼优雅亮相,自称是大湾区人,会上发言引起一片狂赞。身价千亿的她依然单身,但一对旧耳环却暴露了秘密。
?
何超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也有难言的伤痛和遗憾。
?
她出生那年,恰巧父亲何鸿燊拿到澳门赌场的专营权,所以从小她就被认为是财运和福气的化身。
?
但因为母亲只是一房小妾,有很长时间,他们一家人只能偷偷摸摸地生活,甚至何超琼都不敢公开叫爸爸。
?
本来赌王最疼爱长房的大儿子何猷光和大女儿何超英,着力培养大儿子做接班人。
?
但一次意外的车祸导致大儿子去世,大女儿精神失常,赌王便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二房所生的几个孩子身上,开始培养二房的长女何超琼。
?
作为二房的大家姐,何超琼从小就非常懂事乖巧,再加上母亲的严格管教,让她养成了隐忍坚韧的性格。
?
大学毕业后,为了追求自己的文艺梦想,她加入了TVB,成为一名实习艺人。
?
在这里,何超琼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人——陈百强。
?
当时陈百强已是超级红星,很多人都喜欢听他的歌。
?
两人在不断地合作中渐生情愫,但又都没好意思开口,只能默默喜欢着对方,但是心底的感情又会在不经意间流露。
?
在一次宴会上,两人坐在一起,聊到开心的事,陈百强亲昵地将头靠在何超琼的肩膀上,而她也是笑靥如花。
?
陈百强像个大哥哥一样呵护着何超琼,每当她不开心时,就会打电话过去安慰,直到她心情平复。
?
而何超琼对陈百强也非常关心,他心爱的手表丢了,立马送给他一块一模一样的。
?
在何超琼19岁时,陈百强送给她一副珍珠耳钉。从那时起,她就一直珍藏着,这副耳钉陪伴她多次出现在重要场合,一戴就是四十多年。
?
在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再也隐藏不住的时候,赌王的一个决定却让他们从此天涯相隔。
?
尽管陈百强家也是富商,但和赌王比起来却不是一个级别的。
?
为了家族利益,赌王将何超琼嫁给了香港船王许爱周的孙子许晋亨。
?
当年的婚礼豪华气派,轰动了整个香港,然而,何超琼在婚礼只是木然地迎来送往,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
?
心上人结婚后,陈百强日渐消沉,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没几年便病逝了。
?
何超琼得到消息后万分难过,一向沉稳内敛的她,在葬礼上与陈百强的妈妈抱头痛哭,这也是她一生中少有的激烈情感流露。
?
何超琼还不顾赌王和丈夫的强烈反对,打破了女子不能扶灵的习俗,坚持给陈百强扶灵。
?
此后,她还照顾起了陈百强的妈妈任,每月给陈妈妈10万元生活费,替陈百强尽了孝心。
?
何超琼和许晋亨的婚姻本来就貌合神离,后来因为李嘉欣的强势介入,最终离了婚。
?
离婚后,何超琼一直没有再婚,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事业越做越大,身价渐渐超过了父亲。
?
但无论她拥有再多财富和数不尽的珠宝,陈百强当年送她的那对耳环,却一直都陪伴在身边。
?
何超琼还花费百亿,在澳门的海边建造美高梅酒店。
?
这座酒店有35层高,而陈百强去世时恰巧也是35岁,当年两人也非常喜欢一起去看海。
?
很多人都说美高梅酒店就是何超琼为纪念陈百强建造的,寄托了她一生解不开放不下的爱与哀愁,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
?作者:紫墨
编辑:文又又
#影视杂谈##娱评大赏#
船王许爱周葬礼
许晋亨是以前香港船王许爱周的孙子,出生富贵风流倜傥。他的前女友中最著名的是刘嘉玲。刘嘉玲曾和许晋亨同居恋爱5年,到了1988年4月,许晋亨正式对媒体宣布取消和刘嘉玲的婚约,两人也在这一年分手。
与刘嘉玲分手之后,许晋亨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与赌王之女何超琼结婚,实现两大豪门的联姻。1991年许晋亨和何超琼正式成婚,他们的婚宴摆了3天,花费2000万。然而两人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结婚2年后,他们开始了分居生活。
许晋亨和港姐邓凯欣拍拖,还和上海女郎洪广相恋,并且还被传和女星徐绮雯共度除夕。
到了2001年,许晋亨又看中了和倪震分手不久的陈法蓉。他很快将陈法蓉追到手,两人很快就同居。
和陈法蓉分手后,许晋亨又恋上李嘉欣,最终在2008年与前妻何超琼离婚后与李嘉欣结婚。
许爱周家族
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农村穷小子,自小随着父亲经商,在香港成为一代船王。许爱周的故事,已成为一段传奇。
许国仁(1881—1966),字爱周,湛江市坡头区博立村人,旅港巨商,香港社会名流,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许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他的名字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已红遍省、港、澳,他是香港的第一代船王,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远洋航运贸易的开拓者之一。昔日在国内及港、澳地区,许爱周的威名远扬,是大实业家,顶尖儿的商界红人。
翻开中国近代史,一百多年来,是西方列强欺凌与侵略中国的历史,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求富自强的历史,其中既有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同时也不乏从经济上发展民族实业,与外国资本一争高下的爱国民族资产阶级。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先辈们的坚贞不屈与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崛起与腾飞。许爱周先生,便是这些爱国民族资本家中的一位。
许爱周,字国仁,1880年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博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8年后,法国强租广州湾(今湛江),并在广州湾广辟港口码头和船舶所,并宣布广州湾为无税自由港;同时修筑与港口相连的公路,使港口经济扩张至云、贵、川及两广、湘南等内地。二三十年间,广州湾成为了繁荣的都市及西南的航运中心。
许爱周先生少年时即随父习商,经营杂货,后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自立门户,在坡头墟开设“福泰号”,经营副食品,又在吴川县梅菉镇开设“仁和号”,搞杂货批发,货物运销国内各省及香港、美国等地。不久又在赤坎开设“广宏泰号”,在霞山开设“天元号”,并先后开设多家分号,构成一个销售网,打下坚实的商业基础。清光绪末年,法国侵占广州湾(今湛江),许爱周先生又到香港开设“天和”、“广源泰”油行,在麻章开设“天泰”油行,经营优质花生油。后来又与人合股在赤坎开设“福成号”,代理美商德士古煤油,在硇洲与人合股开设“同泰号”,经营水产品,生意愈做愈大,越来越红火。
许爱周先生从最先在村中经营的杂货店发展到在广州湾代理“德士古”汽油,继而又作多方面投资:在硇洲经营水产;在博立村开设榨油厂,优质的食用油远销至美国三藩市等地。此时的广州湾已是粤、桂、滇三省货物运销的港口,城市日趋繁荣。许爱周先生把握商机,与友人合股向政府投标赤坎海滩的填海工程,在新填的土地上兴建商店和住宅楼宇达40多间,并在赤坎中山二路兴建当时广州湾首座新型酒店“宝石大酒店”(即今天的红宝石)。年方三十的许爱周先生,20世纪的20年代,便已成为当时地产建筑界的名流及当地富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许爱周先生在稳固的商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实业。他集资组建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在赤坎进行填海造地工程,现在赤坎的和平路、民族路、民权路、民生路等地段,便是许先生当年填海造地而成。填海工程完成后,许先生分得铺地一百间自行发展,不出十年,就成为当地的大地主。其后,许爱周先生又涉足酒店服务业和商住物业,兴建起当时省内一流的综合性新型酒店“宝石大酒店”。其间,还与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取得地质及矿务工程师衔的次子许士芬,合力在广西经营滑石矿开采公司。到三十年代末,许爱周先生在广州湾西营、赤坎两地已拥有房产四十多间,富甲一方。
许爱周先生对赤坎的发展功不可没,他在海边街一带大规模围海填地,兴建楼宇,拉动了赤坎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他投资的酒店业和租赁业,促进了赤坎商业的繁荣;他带头捐资并积极协助建设的广州湾商会会馆,为当时赤坎乃至广州湾经济的有序发展作出了贡献。
20世纪30年代初,爱周先生在广州湾的经营正值鼎盛之时,毅然转营航运业,成立了“顺昌航业公司”。先后购进了“宝石”、“大宝星”、“大宝山”等数十艘货轮及租用巴拿马、挪威等货轮,此外还主持合资经营的“太平洋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等四家公司,航线发展至越南、广州、上海一带,与之前经营这些航线的“招商局”及英商“怡和”、“太古”分庭抗礼,并由此奠定了 许爱周先生在航运业上的地位。
鸦片战争后,列强割据中国,英国“太古”及“怡和”两间公司更垄断了中国沿海和长江的航运。许先生见我国沿岸利权为外人操纵,极为不满,奋起抗争,三十年代初,他从属下各商号抽调资金,组建了“顺昌航业公司”,后又与人合资开办了“大安航业公司”、“大丰航业公司”、“泰丰航业公司”、“广利航业公司”等。陆续购入的客、货轮有“宝石号”、“大宝石”、“台山轮”、“泉州轮”、“大宝星”、“大金山”、“大中山”、“大宝山”、“民兴”、“华兴”、“大顺康”等及两艘巴拿马船,另租用两艘挪威轮船,除行走广州湾至香港以及华北华中一带外,还远及东南亚诸国。此时的许先生已是航运界之翘楚,傲然跟“太古”及“怡和”分庭抗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经济受重创,但因广州湾是法租界,反而成为西南敌后重要的物资供应口岸。广州湾的空前繁荣,也为爱周先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前夕,许爱周先生不甘货轮落入日寇之手,断然将“台山”号和“泉州”号两轮凿沉于海底,只身返回广州湾;1943年日寇进占广州湾,许爱周先生同样不愿做铁蹄下的奴隶,宁愿转入广西深山采矿,支援抗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其长子岐伯先生回港恢复航运,“顺昌”公司的航线更拓展至东南亚。故史料载:“30年代是许爱周经营中国沿海航运时期,而40年代是许氏从事远洋贸易的开始”。其发展至50年代,达到高峰,被称为“香港第一代船王”。而近代享誉全球的我国航运巨子如“金山轮船公司”的董浩云与“环球轮船公司”的包玉刚,于40年代在香港也仅仅开始而已。
四十年代是许氏踏足香江、创造辉煌的时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许爱周先生被迫返广州湾避难,物业大损。大战结束后,许爱周先生返港重振旗鼓,首先恢复并扩展了航运业,使之达到一个新的里程。1952年,“顺昌航业公司”在香港注册,改名“顺昌航业有限公司”。到1959年,“顺昌航业有限公司”拥有轮船十三艘,并代理法国轮船十多艘,以华中、华北沿海港口航线为基础,扩展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地。顺昌航业在新加坡、曼谷、金边、庇能、广州、厦门、上海、汕头、天津、海口等地都设有分公司或代理商行,这是许氏航业的另一个黄金时期。一九四九年,许氏还在香港开设了“仁兴矿务公司”,把在广西开采的滑石运港加工销售。
五十年代,许氏向地产业进军,1957年创建“中建企业有限公司”,购入毕打街旧香港大酒店,改建为中建大厦。后又继续在港九新界包括官塘、深水涉、旺角、油麻地、元朗等各区购买地皮,兴建多座商住、工业楼宇,此时的许爱周又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地产业巨子。他还经营农场及渔业等,使许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许爱周在香港的名声,更如日中天,无人能出其右。
1966年, 许爱周先生在香港病逝,享年86岁。其后代接管家族产业,财富虽巨,但却十分低调,人们估计许氏家族拥有至少超过200亿元的财富。1984年台湾《经济日报》载《香港30个巨富是谁》一文中,曾将当时许氏家族掌舵人许爱周先生三子许世勋排列第十五位。
许爱周先生爱祖国爱家乡。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与香港同行一起,以香港为基地,用自己的船队,为打破西方国家操纵联合国对我国的封锁、禁运作出了贡献。从上世纪30年代起,他就常有帮助家乡发展公益事业的善举。而今天,许氏家族的后人更弘扬爱周先生乐善好施的精神,热心于湛江的公益事业。许氏后人曾先后郑重声明,在湛江市的“许爱周物业”(2万多平方米房屋)所收租金扣除各项费用外,全部委托湛江市政府组建“湛江市许爱周物业管理委员会”管理许氏房产,用于资助湛江市公益事业。许爱周先生及其后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有如晶莹的宝石,熠熠生辉。
许爱周先生艰苦创业的时代,恰是中国当局腐败无能、备受列强欺凌的时期,许先生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立下“实业救国,振兴中华之志,一生爱国爱乡,情系教育,慷慨仁善,博施济众,广为世人传颂,被誉为“今之卜式”。20年代,他将自己的“周兴书室”改办成一间私塾,出资延请教师,免费教育乡中子弟;后又在博立村创办育才小学,并负责了全部经费(这是广东南路第一所完全免费的学校);随后,他在坡头、广州湾(今霞山)等地创办了四维中学、益智中学、坡头中学等多间学校,为更多的人提供免费教育的机会。此外,他还创办了寸金桥公共医院,收治贫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湾天灾频仍,农作物经常失收,许先生率先从越南购进大米,除廉价售出平抑物价之外,又拨出部分赈济灾民。他还先后围垦滩涂数十顷,分发给贫农耕种。法国人统治广州湾期间,遍立烟赌,严重残害人民,先生见此,异常愤慨,毅然向法国当局进言禁烟禁赌,并发动商人及各界人士向法国当局请愿,可惜未能阻止法鬼。法国当局向许先生招标设赌局烟馆,他严词拒绝,说:不义之财,我坚决不要。他的崇高气节和爱国精神由此可见一斑。日寇侵占香港时,许先生宁愿把来不及撤走的船只全部凿沉海底,也不留给日寇征用,表现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返回湛江避难期间,幼子许世勋在湛江结婚,此时他虽财富尽失,两手空空,但仍然慷慨地把亲朋的馈赠全部捐出支持抗战。日寇侵占广州湾后,许先生不甘为日寇利用作点缀歌舞升平的工具,于是出走广西。1946年,即抗战胜利后第二年,他取道广州前往香港,目击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之境况,忧心如焚,立即捐出国币200万元救灾,当时的吴川县政府给他颁发“仁心济众”的横匾,县长曾昭声并题匾“侠义可风”赠送,嘉奖其仁行义举和高风亮节。
五十年代中期,湛江农垦局拟发展油棕种植,但只有东南亚才有这类种子,却对中国大陆禁运,许先生得悉后,千方百计运进树苗,他的爱国之心由此亦可见一斑。
现在,继承了许氏巨额财富的许爱周先生第三代子孙们,以许晋奎、许晋义、许晋乾三位先生为家族代表,恪守祖业,毋忘庭训,继承先祖子产遗风,爱国爱乡,不遗余力地资助祖国和家乡公益事业,现为许氏家族创办或长期资助的单位有:湛江市爱周职业技术学校、湛江市第一中医院、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湛江市艺术培训中心、坡头爱周中学、坡头人民医院、博立育才学校、坡头区文体中心等,并曾多次为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捐赠累计近亿港元。若遇有自然灾害,许氏家族更是梦萦家国、情系桑梓,积极捐款赈灾。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许氏家族为北京、华东、广州、湛江等地区捐资兴学、办医、赈灾等,已超过二亿港元,为祖国、为家乡、为文教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令人称羡的是,他们虽然屡捐巨资,却从不张扬为名,只默默地奉献着一颗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