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动物园

中间的最可爱[笑哭][笑哭][笑哭]临湖伴影

#摄影# #苏州头条#
灵动的眼神,漂亮的羽翅,哦,动物园的一群小可爱们…
拍摄时间:2023.3.11
拍摄地点:苏州动物园

苏州海洋馆

带娃玩的好去处如下:

1、苏迪糖果乐园:苏州乐园投入6000多万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大型室内儿童亲子主题乐园,是目前国内首家以儿童为对象,集小朋友游乐、体验、互动表演为一体的大型儿童亲子主题乐园。

2、苏州海洋馆:位于苏州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环太湖大道28号。太湖水世界的一期项目,包括水族馆、潜水馆和海洋剧场三个主题部分。馆内有着全球各大洋的珍稀海洋动物。

3、苏州摩天轮主题公园:位于苏州园区现代休闲广场南侧、金鸡湖边的摩天轮高120米,摩天轮游乐园的整体设计由业内知名的澳门新道信公司进行设计,欧式城堡、小溪、吊桥等等使整个游乐园充满神秘和探险乐趣。

苏州动物园门票价格

“公园绿地”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 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条文说明

动物园,是不是公园绿地?

2012年10月,《姑苏晚报》有过关于拟将苏州动物园搬迁至石湖上方山的报道。

该报道标题是《58岁动物园将迁出古城腾出空间“还绿于民”》,意思似乎是:动物园一直以来都把“绿”占着,动物园搬走了,“绿”就得以还给人民群众了。

可是,动物园本来就是绿地的一种啊。

1.城市绿地的范围

《58岁动物园将迁出古城 腾出空间“还绿于民”》这篇报道的标题就有一个“还绿于民”,内容里也有这样几句话:

“动物园搬迁后,占地40亩的动物展区将打造成一个与环城河风貌带、古典园林相协调的绿色开放空间,‘还绿于民’,为寸土寸金的古城区增添一块宝贵的‘城市绿肺’!”

“记者证实,动物园迁出古城后,占地40亩的原动物展示区将不搞商业、地产开发,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公园绿地。”

——《58岁动物园将迁出古城 腾出空间“还绿于民”》,姑苏晚报,2012-10-30

总是在强调一个词——还绿于民。

我就很纳闷,这个“绿”指的是什么?

原苏州动物园一角

我想一般的理解是指“绿地”,也就是城市绿地。

那就看看当年施行的国家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对城市绿地的定义:

2.0.5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种城市用地。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该篇报道的时间是2012年,所以引用的是2002年发布的国家标准。

这一标准后来被2017年发布的《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17)》代替(所以旧标准我加了删除线)。

看看新版标准怎么写的:

2.0.6 城市绿地 urban green space

城市中以植被为主要形态且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一类用地。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 91-2017)》

城市公园当然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都包括哪些范围呢?

2012年时还在施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中,城市绿地分为5大类,分别是:

G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2 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G3 防护绿地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 附属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5 其他绿地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引用自:《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 2002)》条文说明

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此标准属于“其他绿地”

该标准后来也被2017年发布的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代替。

新版标准中,城市绿地依然是5大类,但描述有了不少变化:

G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

G2 防护绿地

用地独立,具有卫生、隔离、安全、生态防护功能,游人不宜进入的绿地。主要包括卫生隔离防护绿地、道路及铁路防护绿地、高压走廊防护绿地、公用设施防护绿地等。

G3 广场用地

以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XG 附属绿地

附属于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除“绿地与广场用地”)的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用地中的绿地

EG 区域绿地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

引用自:《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

校园里的绿地,属于“附属绿地”

报道中“记者证实……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公园绿地”一段描述看来,“还绿于民”所“还”的“绿”指的是公园绿地。

既然“还绿于民”,可以解释为:以前这块地不是“绿”的,现在把动物园搬走了恢复了“绿”,还给了市民。

真是这样?

那么,按照用地分类,动物园用地属于什么类别呢?

2.动物园属于哪类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城市绿地这5大类里,还分了若干中类、小类:

“公园绿地”这一大类包括5个中类,分别是:

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其中“专类公园”包括7个小类(G131—137),代码为G132的叫做“动物园”。

动物园,当然是公园绿地!

再看后来的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类、小类怎样划分的:

动物园的分类没变,只是代码改为G131,描述也有改变。

这说的很明白了吧?无论老版还是新版标准,动物园都属于专类公园——公园绿地的一类。

动物园——城市动物园是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

动物园本来就是公园绿地,谈何“动物园迁出古城后……将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城市公园绿地”?不开放性难道就不是公园绿地了?

动物园搬迁后原址改建公园,充其量就是把专类公园改综合公园,公园绿地的面积并没有变多。动物园本来就“绿”,根正苗绿的“公园绿地”。

3.郊外的野生动物园不属于公园绿地

特别要说一下:在以前的标准里,“其他绿地”中明确列举了包含野生动物园。

野生动物园不是动物园吗?

野生动物园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条文说明》中对动物园的说明如下:

3.1.4 动物园指独立的动物园。附属于公园中的“动物角”不属于动物园。普通的动物饲养场、马戏团所属的动物活动用地不属于动物园。动物园包括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等。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条文说明

现行的《<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条文说明》,对动物园的说明删除了“附属公园中的‘动物角’不属于动物园”一句,其他表述除顺序外未变:

4.1.6 动物园 动物园指独立的动物园,包括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等。普通的动物饲养场、马戏团所属的动物活动用地不属于动物园。

——《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条文说明

也就是说:动物园,包括城市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

公园绿地中,城市动物园即“专类公园”里的“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属于“其他绿地”——这是根据所处位置和性质(是否为城市建设用地)决定的。

野生动物园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条例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

“其他绿地”不能替代或折合成为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它只是起到功能上的补充、景观上的丰富和空间上的延续等作用,使城市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生态、景观基础上进行可持续发展。“其他绿地”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它的统计范围应与城市总体现划用地范围一致。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条例说明

在现行的新版标准里,野生动物园所属的大类是“EG 区域绿地”,中类是“EG1风景游憩绿地”,小类是“其他风景游憩绿地”:

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不参与建设用地汇总。

也就是说,位于郊外的野生动物园(大类:区域绿地)和在市内的城市动物园(大类:公园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意义,从类型上就是两回事,不可等而视之。

2021年兰州市动物园从市中心的五泉山,搬迁至皋兰县忠和镇新建的兰州野生动物园。旧址与新址之间的驾车距离

搬迁后,不仅距离太远、涨价太多、没了公益性城市动物园,也使兰州少了一座专类公园(不是一换一)

4.收费公园也是公园绿地

既然把“还绿于民”解释为“以前这块地不是‘绿’的,现在把动物园搬走了恢复了‘绿’,还给了市民”不成立,那就换个角度解释。

我想,如果这样解释:这块地虽然是绿地,但被占了、不属于市民了,动物园搬走了就能还给市民了。

市民参观动物园

有“还”就有“占”,那么到底是谁占了属于市民的绿地呢?是动物园或里面的动物?

不对呀,难道说这里有了动物园就不让市民进了?

城市动物园也是向市民开放的。况且以苏州动物园搬迁前的管理机构是苏州市东园管理处,公益性事业单位(原兰州动物园也是),不是私营商业性质的,怎么能解释为不属于市民呢?

动物园,不属于市民,又属于谁呢?

动物园不属于市民,又属于谁呢?

看来这样解释也不通,既然不是被“占”,那“还”还有别的意思。

有一种解释:全国大多城市的公园都免费了,可能就认为免费的公园才是属于市民的;而动物园几乎没有免费的,市民进去还收门票,就“不属于”市民了——为了让市民免费进入苏州动物园这块地,所以要搬迁动物园。

原苏州动物园大门,搬迁前门票是25元/人(搬迁至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后为60元/人)

这个解释最合理。可问题是——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动物园肯定是不能让免费,你要想不花钱进来,可以,我“还绿于民”让市民免费进,但这里不能是动物园了——这让人听起来多少有些别扭,按这种思路,真正的“还绿于民”应该是让动物园免费吧?

对啊,为什么不让动物园直接免费呢?

动物园为什么不免费?由于饲养动物的开支很大,需要门票收入。但城市动物园大都有财政补贴,因此票价较低。

其实,收门票的综合公园也不是没有,首都北京的一些城市公园,如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紫竹院公园......都收费,这些难道是商业性质的景点、难道就不是市民的公园绿地吗?

济南趵突泉公园,也是一座收费公园

免费的动物园也不是没有。

2011年8月,厦门市思明区决定免费开放中山公园附设的动物园;2012年3月,邢台市实行“政府服务零收费”政策,其中就包括邢台动物园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的厦门中山公园动物园。尽管规模小,这些年来依然投入资金改造,改善园内的条件

想“还绿于民”,不搬动物园也行对不对?

搬迁动物园,非要说“还绿于民”,这样说不恰当、不合适,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