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

刘巴,字子初,是东汉时期的人物。
其曾一度归附曹操,后归于刘备。当刘备阵营中的法正去世后,刘巴接任尚书令之职。
在蜀汉阵营中,刘巴曾和诸葛亮等人制定蜀汉律令《蜀科》。

刘巴虽然为人清正廉洁,但却不被刘备重用?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刘巴此人确实很有才名,刘备的三弟张飞虽然暴躁,但他和关羽不同,他是喜上而恶下,就是敬重君子般的人物,却不体恤下属。
所以,张飞对刘巴的为人很敬佩,故而想和刘巴结交。
但是刘巴却看不清张飞,他觉得张飞就是一个武夫,自己堂堂堂堂大丈夫,结交的应该是天下英雄,而不是一个武夫。

刘巴的这番话,不仅让张飞很生气,而且刘备更加的愤怒。
毕竟张飞是的结义三弟,刘关张三人情深义重,在刘备心中,关羽和张飞是他最信任和最倚重之人。
同时刘关张三人就如一体,刘备觉得刘巴看不起张飞,就是看不清自己。
所以刘备就说:“我想平定天下,才招纳天下英才,而刘巴却是身在蜀营而心在曹营,这样的人,怎能帮我平定天下。”
刘备言语之间,对刘巴已经有了杀意了。

后来曹操去世后,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以魏代汉、登基为帝。

刘备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打下三分天下的局面。他不想当皇帝,那是假的。只不过没有好的时机。
如今曹丕篡汉,做了皇帝。刘备也准备做皇帝。

偏偏这时刘巴又跑来和刘备说:“曹丕做了皇帝,中原的人未必都服他,那些不服他的人正准备来投靠主公。如果你也做了皇帝,会让他们很失望了。”

刘备听了此话,就犹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让他很生气。当然,由于刘巴确实有名气,刘备也不好处罚刘巴。
但是,刘备从此就再也没有重用刘巴的心思了。

刘巴与法正

年少时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刘备落难到荆州时,伊籍时常拜访,托请刘备照顾。208年8月,刘表病死,伊籍便转投刘备,一起渡江南下。

211年,刘备入蜀帮助刘璋,伊籍也有跟随。后来双方决裂,刘备并于214年平定益州,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等。后升任为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蜀科》体制由此五人所定。

刘巴为什么讨厌刘备

汉末三国时期的刘巴,乍一听还以为与刘备与什么关系。刘巴是蜀国的尚书令,年少时期已经出名,刘表征召他,他却一直不肯前去。刘巴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经投靠曹操,最后归入刘备,很多人一直都认为,刘巴的才能绝对不在诸葛亮之下,然而为什么他一直都没有得到重用?刘巴心里还瞧不上刘备,这又是怎么回事?

刘巴这个人,少年有才名,刘表曾经多次征召他,他因为为人有些孤傲,不肯前去,刘表本来和刘巴的父亲刘祥关系不好,加上刘巴这样拒绝自己,就萌生了想要杀他的想法。刘表将刘巴拘捕起来,暗中又找来刘祥原来的亲信,给刘巴通风报信说刘表要杀他,让他与自己逃跑。刘巴认为,偷跑并不是君子所为,并不听从,刘表这才放过他。

后来,刘巴投奔曹操,曹操派他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刘备却先他一步得到了三郡,刘巴没办法向曹操复命,想要先逃到交州,之后再想办法回到曹操处。当时诸葛亮劝他投靠刘备,刘巴却一口回绝,自己是受曹操之命前来,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必须得回去,这才是理所应当的。刘备知道以后,深以为恨。

不过,大概还是爱惜刘巴的才华,刘备围困成都的时候命令不允许伤害刘巴,夺取益州之后,刘巴向刘备谢罪认错,刘备也并没有责怪他。

刘巴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明白用货币供需量来调解经济的增长,政府干预市场。刘备初定成都,曾经因为军用不足而发愁,刘巴就建议他铸造面值百文的铜钱流通于市,没多久,果然就“府库充实”。只不过,刘巴为人高傲,原本正是能够得到重用的时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张飞听闻刘巴的名声,特意老远前来拜访,并且在他家投宿,然而刘巴认为张飞只是一个“兵痞子”,一整晚都没搭理张飞。张飞对于刘备来说何等重要,居然有人这样瞧不起张飞,这让刘备的面子往哪放?后来在刘备准备称帝的时候,又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刘备碍于他是名士,没有下手,但是却真的不愿意再用他了。

事实上,刘巴也瞧不起刘备。刘备虽说是“皇族”,然而说白了还就是一个卖草鞋的,刘巴出身比刘备高,他高傲的心自然也就瞧不上刘备,更何况刘备假借帮助刘璋的理由进入川中夺取益州,刘巴对刘备恐怕真是没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