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
慕容家在南北朝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非常具有传奇性。尤其是慕容垂慕容恪等人都被吹上天。
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慕容垂攻打翟辽翟斌这些泛泛之辈都磕磕绊绊,河北到处叛乱,说明慕容家治理能力很差,农隆二兄弟也是吹出来的,根本不厉害,这个时代很多前期传奇经历的人物后期实际很一般,比如金刀太子慕容超、慕容宝宝。
慕容家在巅峰时期内斗是出了名的,只能说不过是一群鬣狗而已,连狼都算不上。
慕容廆害吐谷浑远走他乡,慕容皝害死慕容翰慕容仁慕容昭,慕容评逼走慕容垂,慕容垂大战慕容永,慕容麟谋害慕容宝宝,慕容宝宝害死慕容会,慕容盛干掉慕容奇,慕容超囚禁慕容镇慕容带……
事实证明,家族没有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慕容垂一群儿子,慕容令慕容宝宝慕容农慕容隆慕容麟慕容熙全部死亡,严重内耗加之四处树敌,想不灭都难啊!
总结起来慕容家族的败亡史,无非有三点。
第一,无法拉拢士族,和拓跋鲜卑判若云泥。其统治基础不牢,全靠武力支持。
第二,内斗严重,统治阶级内部不合一直内斗,还没统一天下呢就开始内耗了,没有长远打算,要不然说他们都是一群鬣狗呢。
第三,参合陂之败,让野心家们看到慕容家武力也不过如此……
就像一代枭雄冉闵名声在外,号称无敌,打得胡人哭爹喊娘,但至刚易折,情深不寿,失败一次就败亡了。
慕容恪与慕容垂谁的能力好
当时刘裕三十多岁才发迹,而慕容家兄弟十几岁就跟着亲爹驰骋辽东了,历史上慕容垂给人最深刻的一个典故就是摔断了门牙改名慕容缺,诸葛亮关羽光环这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人品,而慕容恪辅佐幼主忠心耿耿,未有二心,荣获“古之遗爱”,反观慕容垂,苻坚在他最惨的时候收留他,但是他却在苻坚最惨的时候背叛,虽然比姚苌那个孙子好一点,但是在道义上来说也绝不是个好东西。
慕容恪读音
姓氏源流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 (天、地)之德,继三光 (日月星) 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又简化为慕姓。
3.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 (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称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 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单于,他的儿子慕容 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70多年。
4.源于鲜卑王朝的赐姓。宇文泰建立西魏,主张恢复鲜卑化,要求所属的汉人将领大臣改用鲜卑姓,慕容在三十三姓之内,后来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带头恢复汉姓,并允许所有汉人恢复汉姓,但有部分汉人仍用鲜卑姓,另外自称鲜卑后人的西夏王朝也曾赐汉人功臣慕容姓。
迁徙分布
慕容本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据传中国古代部落首领高辛氏的后代居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建国,号鲜卑,在涉归做单于时自云:“慕二仪(古指天地)之德,继三光 (日月星) 之容”,因此以慕容为姓。在汉桓帝时,鲜卑分而治之,分地中,东,西三区,中部由柯最阙统治,他居住在慕容寺,故更姓为慕容。相传莫护跋在棘城北建国时,很喜欢北方汉人当时很流行的步摇冠,也叫人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因此戏称之“步摇”。而由于其语音与“慕容”相似,后即讹传为慕容。他的后人就将错就错,将部落改称慕容。西晋时,慕容氏建立燕国,正式以慕容为姓。而东晋十六国时,燕国曾鼎盛一时,在北方建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国,慕容姓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历史名人
慕容皝(297- 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 人,鲜卑族,是鲜卑族领袖慕容的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王,军事统帅。咸和八年五月甲寅 (333年6月4日),慕容 去世。六月,慕容皝嗣辽东郡公,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部内,统治辽东。慕容皝继位后,用法严苛,国人多不安。公元337年10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帝国建立。慕容皝汉化较深,崇尚儒学、喜好文籍,设东庠 (学校),以大臣子弟为官学生。公元348年慕容皝病逝,时年52岁。
慕容恪,字玄恭。昌黎棘城 (今辽宁省义县) 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大臣。鲜卑族。前燕主慕容之子。智勇兼备,善于用兵。从15岁起随父征战,临机多奇谋,常获胜。元玺三年 (354年) 四月,拜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建熙元年 (360年),燕主慕容 卒,太子慕容 继帝位,恪为太宰,力辅幼主,总摄朝政。恪辅政期间,前燕政局稳定,军事上也有发展,占据了东晋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八年五月,恪病卒。
慕容垂 (326- 396年),字道明,又名慕容霸,鲜卑族,昌黎棘城 (今辽宁省义县) 人。前燕王慕容 的第五子,十六国后燕创建者。公元384年至396年在位。原为前秦大将,苻坚惨败于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即图恢复燕国,于384年称燕王,两年后称帝,定都于中山。
慕容三藏,燕人。武平初,授武卫大将军。开皇元年,授吴州刺史。九年,奉诏持节凉州道黜陟大使。十二年,授廓州刺史。十五年,授叠州总管。大业元年,授和州刺史。三年,转任淮南郡太守,所在有惠政。其年,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大业七年卒。
此外,慕容姓氏历史名人还有五代、宋初名将慕容延钊,五代时后周将军、兖州节度使慕容彦超,隋朝大将军慕容三庄,燕国修文学士慕容善,宋代检校太尉慕容廷钊,刑部尚书慕容延超,亡燕最后一君主慕容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