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收获之3
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块【学业要求】
1.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能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并能结合实验及事实进行说明。
2.能利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分析、预测、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4.能从化学反应限度和快慢的角度解释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能描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能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初步解释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反应条件的选择问题。
5.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6.能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元素周期律(表)对合成新物质、制造新材料的指导作用。能从物质及能量变化的角度评价燃料的使用价值。能举例说明化学电源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

原子由什么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体积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不是实心球

2、原子的结构

3、原子不带电的原因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4、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由表3-1可知

(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

(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同一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二、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核外有很大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2、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叫做分层排布

3、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2)排满第一层(2个电子)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8个电子后,再排第三层(仅限前三层)

5、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6、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

7、原子种类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9、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特例:氦(He)和镁(Mg)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不相似

1-36号原子结构图

步骤:

1.写元素符号,2.写质子数,前面加上正好,然后围绕这个正数画一个圈,3.从内层到外层依次写出每一层的电子数,并在这些数字上画圆弧.一般画原子结构示意图用于1-18号元素,要求记住1-18号元素的符号、名称、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