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度
我发现有些人对眉毛的对称度要求达到100%,但其实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每个人的眉骨高度都是不同的,可能我这边的眉骨更高一些,导致从这里开始太阳穴稍微凹陷,而眉骨也会更低一些,这是每个人的情况。如果大家平时照镜子时仔细观察自己,就会发现每个人的骨骼都有细微的差别。另外,有些姐妹的眼睛大小不同,导致眉眼间距也不同。比如,如果一个眼睛大,另一个眼睛稍微小一些,那么眼睛小的一侧跟眉毛之间的距离就会稍微宽一些。因此,眉毛和眉眼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设计眉毛时,我们只能达到80%或90%的对称度,不可能达到100%。我们需要的是整个面部的整体协调,而不仅仅是眉毛的对称度。
对称度符号
对称度与同轴度已在2018版GD&T中取消,相关应用由位置度代替;但为了更好的理解GD&T的做法,另外也为了正确理解工作中遇到的旧版标注,为此拿出来和大家一块交流回顾一下。
符号对称度
关联基准:必须调用M圈/L圈:否标注样式:对称度标注
描述对称度是一个3D公差,用于确保工件上两要素相对于基准平面是一致的;要求两个表面要素上的每个点对的中点落在中心平面附近,中心平面由基准构建。因此只有整个表面的所有中点落在公差带内才OK。
对称度并不是很常见的GD&T调用,其功能用途非常有限,中心位置完全可以采用位置度管控,而且对称性的检测也很困难。
这里要说明一下,对称度与同轴度的评价对象为中心点集合,而位置度的评价对象为完美的UAME轴线或中心平面。
公差带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且对称于基准中心平面;被测要素所有点对的中点必须置于其中;
公差带
检测如前面所说,对称度是很难测量的。因为它的公差带被限制在一个虚拟平面,不可能有检测设备可以快速且正确地测量这个要素。通常,采用三坐标机来测量:
step1:建立基准中心平面
step2:测量两个被测要素的表面
step3:评估所有点对的中心是否落在公差带内
检测方法
关系对称度是同轴度的非圆版本,同轴度是相对基准轴的对称度。两者都是将中心要素约束在特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工件的一致性。
应用场景当你想确保两个对称要素的中心平面始终保持在恒定的中心,且工件表面具有一致形状时,可考虑调用对称度。通常,对称度只应用于要求质量平衡、形状分布的场景,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测量的标号,可以由位置度代替。
案例一U型旋转接头上需要始终保持平衡的凹槽结构,你需要确保配合工件始终位于凹槽的中心位置,并且表面形状一致,而不是加宽凹槽(将导致连接松动),此时可以调用对称性。
凹槽图样
公差带及检测示意图
注意事项因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和测量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避免调用对称度。
调用平面度、平行度和位置度,可以找到完全相同的约束条件,尽管需要更多的调用和测量。但是,位置度可以用功能检具测量(如果调用MMC),平面度可由尺寸公差自动控制,并直接从表面测量,这些都可以在一个进程中完成,不需要先进的CMM测量。
对称度VS位置度:
对称度
RFS位置度代替对称度
MMC位置度+功能检具代替对称度
0@MMC位置度代替同轴度/对称度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对称度有基准吗
对称度(Symmetry)指的是所加工尺寸的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对称度要求的公差值范围内,且相对通过基准轴线的辅助平面对称的两平行平面之间,属位置公差。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中心平面(中心线、轴线)对称配置的两个平面(或直线)之间的区域。有面对面(a)、线对面(b)、面对线(c)、线对线(d)的对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