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式
任何一种关系都是商业模式
关系模式的四种形式
摘要:
本文基于平面广告符号的意义分类与表意模式展开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平面广告符号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文章介绍了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的内在关联,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其次,文章构建了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的三级递进系统,包括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并对每个层级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I. 引言
A.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当今商业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企业宣传和推广产品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平面广告作为广告形式中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视觉符号来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传达产品或品牌的信息。然而,平面广告的设计和表达需要依赖于视觉符号的表意系统。因此,对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分类和表意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分类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更准确地选择符号和构建表意系统,以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不同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对受众有着不同的影响,深入理解这些关系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在广告创作方面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
其次,通过研究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表意模式,我们可以揭示出受众购物决策过程中对广告符号的认知和态度变化,并进一步提高广告的传播效果。不同的表意模式可能在不同的购物决策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了解这些模式可以帮助广告从业者更好地与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最后,对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分类与表意模式的研究还有助于扩展并丰富符号学领域的理论体系。符号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通过对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符号学理论的发展,还可以为其他领域的符号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B. 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分类与表意模式,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具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目标如下:
分析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符号属性分类。我们将通过分类性质符、单例符和法则符来描述符号的基本属性,以此构建符号的分类体系。
探讨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指涉机制分类。我们将通过呈现义、表述义和议论义来分析符号的指涉机制,以此揭示符号与广告受众之间的关系。
研究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释义分类和表意模式。我们将通过像似、接近和象征这三种表意关系模式,进一步区分和描述符号的释义方式,并探讨其在广告中的运用和影响。
C. 论文结构概述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涵盖了特定的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问题,以及论文结构概述,用于引导读者对本研究的整体了解。
第二部分是对平面广告视觉符号表意系统的概述。我们将从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符号分类体系,并讨论其内在关联。
第三部分将介绍皮尔斯符号构成及分类理论,并探讨其在平面广告视觉符号分类中的应用方法。
第四部分是重点研究内容,我们将详细阐述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三级递进系统,包括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
最后,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并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讨论,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以上论文结构,我们将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意义分类与表意模式,为广告从业者和学术界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II. 视觉符号表意系统概述
A. 符号属性分类
符号属性是指视觉符号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包括性质符、单例符和法则符。
性质符
性质符是指视觉符号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来传达信息。它们是与具体对象相关联的符号,通过其物理形态或特定规律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在平面广告中,产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物理特征可以作为性质符,用来传达产品的属性和特点,引起受众的注意。性质符使受众通过感知符号本身的特性来理解所指涉对象的特征。
单例符
单例符是指视觉符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与所指涉的对象建立联系。每个符号都是唯一的,并且具有独特的含义。在平面广告中,品牌标识、商标和专有图案等可以作为单例符。通过这些符号,受众可以直接将其与特定品牌或产品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品牌认知和记忆。
法则符
法则符是指视觉符号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共同的认知来传达信息。这些符号依赖于符号系统的共享,以及受众对这些符号的共同理解和认知。在平面广告中,某些颜色的使用、图形的排列方式、形象的表达方法等都可以作为法则符。通过遵循特定的视觉规范和设计准则,这些符号能够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B. 指涉机制分类
指涉机制是指视觉符号与所指涉对象之间的关联方式,包括呈现义、表述义和议论义。
呈现义
呈现义是指视觉符号直接展示所指涉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形态,使受众能够通过对符号的感知来理解对象。例如,一幅画中的具体形象或商品的实际图片都属于呈现义的指涉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直接获得对所指涉对象的直观认识和理解。
表述义
表述义是指视觉符号通过符号的构造、排列和组合方式,以及图像的符号化表达来间接指涉对象。通过对符号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进行解读,受众可以获得对所指涉对象的抽象理解。例如,广告中使用的象征性图像、隐喻和比喻等都属于表述义的指涉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在视觉符号中找到隐藏的含义和象征。
议论义
议论义是指视觉符号通过与观众进行交互和对话的方式来指涉对象。这种交互性的指涉机制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广告和互动广告中。例如,在平面广告中,使用问答形式的文字或引发讨论的符号可以引起受众的思考和评论,从而激发他们对产品或品牌的关注和参与。
C. 符号释义分类
符号释义是指视觉符号与所指涉对象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包括像似、接近和象征这三种表意关系模式。
像似
像似是指符号与所指涉对象之间存在外观上的相似性。符号通过模仿、模拟或再现对象的外观特征来传达信息。例如,在广告中使用明星或角色扮演,以及使用真实场景或物品作为背景都属于像似的表意关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通过符号的相似性来理解所指涉对象的特点和属性,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接近
接近是指符号与所指涉对象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或相似性,但并非完全一致。符号通过传递与所指涉对象相近的特征、品质或情感来传达信息。例如,在平面广告中使用代表性色彩、图形和形象来暗示产品的属性或品牌的特点,都属于接近的表意关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在与符号的相似性中理解所指涉对象的关联和共通之处。
象征
象征是指符号通过某种共同约定或文化背景与所指涉对象建立联系,并传达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性意义。符号本身与所指涉对象之间并无直接的相似性,而是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和符号系统的共识来传递信息。例如,在平面广告中使用国旗、标志、图腾等作为象征,以及使用隐喻和比喻来传达特定情感和观念都属于象征的表意关系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受众可以在符号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中理解所指涉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通过以上的符号属性分类、指涉机制分类和符号释义分类,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平面广告视觉符号的表意系统。这些分类不仅有助于广告从业者更准确地选择符号和构建表意系统,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理解和解读平面广告的视角。
III. 皮尔斯符号构成及分类理论
A. 皮尔斯符号理论介绍
皮尔斯符号理论是美国逻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的符号学理论,它认为符号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表示对象(referent)、表示物(representamen)和解释者(interpreter)。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符号的意义。
表示对象
表示对象是符号所指涉的具体事物、观念或概念。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物体、抽象的概念或文化符号等。在平面广告中,表示对象可以是产品、品牌、服务、价值观念等。
表示物
表示物是符号本身,它通过某种形式对表示对象进行表达和传递。表示物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呈现。在平面广告中,表示物主要是视觉符号,如图片、图形、颜色、字体等。
解释者
解释者是符号的接收者和解读者,也就是观众或受众。解释者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文化背景等进行符号的理解和解释。他们根据符号的表示物来推断表示对象,并赋予符号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B. 应用于平面广告视觉符号分类的方法
基于皮尔斯符号构成及分类理论,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对平面广告的视觉符号进行分类和理解。
第一性认知意义的符号分类
第一性认知意义是指符号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来传达信息,与表示对象有直接的关联。这种意义主要通过符号的性质符和呈现义来实现。在平面广告中,某些颜色的使用、产品的形状、大小、图像的呈现方式等都属于第一性认知意义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受众能够直接感知和理解所指涉对象的特点和属性。
第二性体验意义的符号分类
第二性体验意义是指符号通过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产生联系,传递情感和体验上的共鸣。这种意义主要通过符号的单例符和表述义来实现。在平面广告中,品牌标识、商标、专有图案等可以作为第二性体验意义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受众可以直接将其与特定品牌或产品进行关联,从而形成品牌认知和记忆。
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分类
第三性态度意义是指符号通过符号系统和共同认知来传达观念、价值观和态度。这种意义主要通过符号的法则符和象征义来实现。在平面广告中,一些隐喻、比喻、象征性图像以及表达特定观念和价值观的符号都属于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受众可以在符号系统的共识中理解所指涉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内涵。
通过将平面广告中的视觉符号按照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进行分类,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符号与表示对象之间的关联和意义。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广告从业者设计有效的符号和传达准确的信息,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理解和解读平面广告的角度。
IV. 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三级递进系统
A. 第一性认知意义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
第一性认知意义是指符号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来传达信息,并与表示对象有直接的关联。在平面广告中,第一性认知意义的符号主要包括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
性质符和呈现义 性质符是指广告中使用的具有特定性质和属性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受众可以直接感知和理解所指涉对象的特点和属性。例如,在饮料广告中,使用清澈的蓝色代表清凉和清新,使用夺人眼球的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通过颜色的选择和运用来表达饮料的性质和味道。
呈现义是指广告中使用的具象或抽象的符号,通过形状、大小、图像等来呈现所指涉对象的形态和形象。例如,在汽车广告中,使用流线型的车身造型、大尺寸的轮毂以及高档的内饰来呈现汽车的豪华与舒适感,通过这些符号可以直接传达汽车的外观和品质。
单例符和表述义 单例符是指广告中使用的特定符号,用于呈现特定的产品、品牌或服务,与受众产生直接的关联。在平面广告中,品牌标识、商标以及专有图案等都属于单例符的范畴。通过这些符号,受众可以直接将其与特定品牌或产品进行关联,形成品牌认知和记忆。
表述义是指广告通过符号的具体表述方式来传达所指涉对象的特点和属性。例如,在服装广告中,使用时尚的模特形象、动态的姿势以及多样化的服装组合来表达服装的风格和个性。通过这些符号的表述,受众可以直观地感知并理解所指涉服装的特点和风格。
法则符和议论义 法则符是指广告中使用的规则、约定和惯例,通过这些符号来传达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例如,在环保主题的广告中,使用绿色和自然元素来表达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通过这些符号,广告传递了一种道德责任和价值追求, 引导受众改变行为和态度。
议论义是指广告中使用的隐喻、比喻、象征性图像等符号,通过这些符号传递特定观念和态度。例如,在社会问题广告中,使用象征性图像或情境来呈现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思考。通过这些符号,广告引发观众对问题的深思和讨论,并倡导某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B. 第二性体验意义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
第二性体验意义是指符号通过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产生联系,传递情感和体验上的共鸣。在平面广告中,第二性体验意义的符号主要包括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
性质符和呈现义
在第二性体验意义中,性质符和呈现义的功能是通过符号的特定性质和呈现方式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例如,在香水广告中,使用花朵的形象和弥漫的香气来呈现香水的芳香感,通过观众对花朵和香气的感知,激发他们对香水的情感体验。
单例符和表述义
单例符在第二性体验意义中的作用是通过符号的具体呈现来唤起观众对特定品牌或产品的情感共鸣。例如,在奢侈品广告中,通过使用名人代言、奢华的场景以及独特的设计来表达产品的高贵与尊贵。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符号与品牌或产品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和认同。
法则符和议论义
在第二性体验意义中,法则符和议论义的作用是通过符号传递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共鸣。例如,在公益广告中,使用引人深思的场景和象征性图像来呈现社会问题,并倡导观众参与和关注。通过这些符号,广告激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情感共鸣和行动的意愿。
C. 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
第三性态度意义是指符号通过符号系统和共同认知来传达观念、价值观和态度。在平面广告中,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主要包括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
性质符和呈现义
性质符和呈现义在第三性态度意义中的作用是通过符号的特定性质和呈现方式来呈现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在政治广告中,使用特定颜色、标志或徽章等符号来代表特定政党或政治团体,通过这些符号传达观念和政治立场。
单例符和表述义
单例符在第三性态度意义中的作用是通过特定符号的具体呈现,传递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在社会运动的广告中,使用标志性的图像或口号来代表运动的核心观点和目标,通过这些符号引导观众理解并支持运动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态度。
法则符和议论义
在第三性态度意义中,法则符和议论义的作用是通过符号系统和共同认知传递观念、价值观和态度。例如,在文化活动的广告中,使用特定的符号和象征性图像,代表特定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符号的共识和理解,理解并接受广告传递的文化信息和观念。
通过对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的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平面广告中视觉符号的意义。这种三级递进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助于广告从业者更准确地设计和传达符号,并为受众提供多维度、深入的解读和理解平面广告的视觉符号。同时,它也丰富了广告研究领域的理论框架,为广告创意和传播策略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指导。
V. 结论
A. 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之间的内在关联
在平面广告中,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联。符号属性是指符号本身的特点和属性,包括性质符、呈现义、单例符、表述义、法则符和议论义。指涉机制是指符号通过其特定的属性和呈现方式来传达信息,并与表示对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符号释义是指观众对符号所传达信息的理解和解读,其中包括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
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符号属性决定了指涉机制的运作方式。不同的符号属性会触发不同的指涉机制,从而产生不同的符号释义。例如,性质符通过符号本身的特点和属性直接传递信息,单例符通过与特定品牌或产品的关联来建立符号释义,法则符通过共同认知和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和态度。符号属性的选择和运用决定了观众对广告符号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其次,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符号的属性和指涉机制会影响观众对符号的理解和解读,而观众对符号的理解和解读也会反过来影响对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的认识。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符号意义构建的重要环节,它使得平面广告中的符号能够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共鸣。
最后,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实现平面广告的传播效果。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广告创作者可以引发观众对广告的注意和兴趣,并激发其情感共鸣和行动意愿。同时,对符号释义的准确解读和理解也能提高广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从而实现广告目标的达成。
B. 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三级递进系统的构建
本研究构建了平面广告视觉符号意义的三级递进系统,包括第一性认知意义、第二性体验意义和第三性态度意义。这个系统基于符号属性、指涉机制和符号释义的内在关联,将符号的意义分类和解释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一性认知意义关注符号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来传达信息,并与表示对象有直接的关联。它包括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这些符号属性和指涉机制直接触发观众对符号的感知和理解,实现对广告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二性体验意义强调符号通过与观众的体验和情感产生联系,传递情感和体验上的共鸣。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在第二性体验意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共鸣,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第三性态度意义关注符号通过符号系统和共同认知来传达观念、价值观和态度。性质符和呈现义、单例符和表述义,以及法则符和议论义在第三性态度意义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引导观众接受和认同特定的观念、价值观和态度。
C.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需要被认识和克服。首先,由于平面广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只对符号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解释,还有更多细节和深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符号意义的分类系统,并对不同类型的平面广告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其次,本研究主要关注了符号的视觉属性和指涉机制,对符号在其他感官层面的传达和体验尚未深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符号的多感官属性纳入分析框架,更全面地理解符号在广告中的意义和作用。
此外,本研究聚焦于符号的意义构建,对观众在符号接收和解读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进行了较少的讨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探索观众对符号的感知、理解和情感反应,以及符号对观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最后,本研究仅以平面广告为对象进行研究,对于其他类型的广告如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尚未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对不同媒介形式下的符号意义进行比较研究,以更好地理解符号在广告中的作用和表达。
论文作者:芦熙霖
参考文献:
张怡. (2015). 平面广告符号的构建与传达——以服装广告为例[J]. 青年记者, (04): 205.
张亚娟, & 王小丽. (2018).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平面广告研究[J]. 现代商业, (02): 199-200.
胡楚青. (2012). 符号学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J]. 视觉艺术研究, (03): 157-158.
李芳. (2016). 论平面广告符号设计中的形象信息传达[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05): 31-34.
蒋陈勇. (2019). 符号学视域下的汽车平面广告研究[D].聊城大学.
数据库关系模式
简单来说,数据库的关系模式的范式越高,则函数依赖越少,限制条件越多。
关系模式的范式中第一范式(1NF)是最基本的数据库模式。第二范式(2NF)模式则是在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的基础上保证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R的某个候选键。第三范式的模式则是在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的基础上保证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BCNF:它是3NF的改进形式。若关系模式R是第三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这种关系模式就是BCNF模式。纵观四种范式,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BCNF3NF2NF1NF 1NF ↓消去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 2NF ↓消去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3NF ↓消去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 BCNF 希望你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