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工作时按一定的重复频率发、收脉冲,真实天线依次占一虚构线阵天线单元位置。把这些单元天线接收信号的振幅与相对发射信号的相位叠加起来,便合成一个等效合成孔径天线的接收信号。若直接把各单元信号矢量相加,则得到非聚焦合成孔径天线信号。

在信号相加之前进行相位校正,使各单元信号同相相加,得到聚焦合成孔径天线信号。地物的反射波由合成线阵天线接收,与发射载波作相干解调,并按不同距离单元记录在照片上,然后用相干光照射照片便聚焦成像。这一过程与全息照相相似,差别只是合成线阵天线是一维的,合成孔径雷达只在方位上与全息照相相似,故合成孔径雷达又可称为准微波全息设备。

合成孔径雷达通俗原理?

合成孔径雷达利用一个小天线沿着长线阵的轨迹等速移动并辐射相参信号, 把在不同位置接收的回波进行相干处理, 从而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成像雷达,与其它大多数雷达一样,合成孔径雷达通过发射电磁脉冲和接收目标回波之间的时间差测定距离,其分辨率与脉冲宽度或脉冲持续时间有关,脉宽越窄分辨率越高。

合成孔径雷达与光学雷达的区别?

在光学仪器中,孔径是指物镜的直径,它的大小决定透光量的多少。雷达波是经过天线辐射出去或接收进来的,天线就相当于光学仪器的物镜,孔径越大,辐射和接收的雷达波能量越大,雷达的作用距离越远、分辨率越高。但在很多场合,例如在飞机或卫星上,雷达天线不可能做得很大,探测目标的距离和分辨率因此受到限制。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可以使小孔径天线起到大孔径天线的效果,获得很高的目标方位分辨率,加上脉冲压缩技术又可获得很高的距离分辨率。这就是合成孔径的含义。采用这种技术的雷达称为合成孔径雷达。

光学雷达是一种光学遥感技术,它通过向目标照射一束光,通常是一束脉冲激光来测量目标的距离等参数。激光雷达在测绘学、考古学、地理学、地貌、地震、林业、遥感以及大气物理等领域都有应用,此外,这项技术还用于机载激光地图测绘、激光测高、激光雷达等高线绘制等等具体应用中。

激光雷达对物体距离的测量与通常所说的雷达类似,都是通过测量发送和接受到的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来计算物体的距离。因此,由于原理上的相似性,尽管雷达的准确定义是使用的是微波或无线电波等波长较长的电磁波进行检测测距的设备,激光雷达这一术语仍然被广泛使用。

光学雷达站就是采用光学雷达为探测手段的雷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