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程度
风险,是指在某一行动中产生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和影响结果的因素。换句话说,风险即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离散程度。在金融领域,风险通常被定义为收益的不确定性。
人是具有复杂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生物,不同的个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存在巨大差异。一般而言,以下几类人经不起风险:
1. 保守者:这类人倾向于避免任何可能产生不确定性的行动,他们对于改变现状的接受度极低。在面对风险时,他们通常会选择过分谨慎,甚至可能错失一些潜在的机遇。
2. 过度依赖者:这类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他们依赖于他人提供的意见和决策,一旦失去这种支持,他们将无所适从。
3. 梦想家:这类人往往过于理想化,对现实的困难和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可能因过于追求某个目标而忽视了过程中的风险,以至于在遭遇挫折时难以承受。
4. 缺乏知识者:这类人对所面临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常常凭借主观臆断进行决策,这样的决策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保守者、过度依赖者、梦想家以及缺乏知识者都较难承受风险。在面对风险时,我们应该理性评估自身能力及所处环境,充分了解并分散风险,以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离散程度计算公式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解析:离散程度。
关于离散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有:这考察的是第二十四章的内容。离散程度反映的是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c集中趋势的侧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表述是正确的。如果说离散程度要越大,集中趋势的侧度值的代表性就会越差。
·再看d方差适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的离散程度。这个表述也正确,离散程度的测度有方差、有标准差、有离散系数、e标准差。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时候对极端值比较敏感,也就是它受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必然是要受极端值的影响,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只有中位数和中数。
除此之外,在第二十四章里边我们所介绍的一些具体的指标,都是要受极端值的影响的。所以关于e的表述也是正确的。这个题就除了 b之外其他都是正确的。
离散程度的指标有哪些
描述定量资料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1.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越大变异程度越大。当两样本含量相差较大时,不宜用极差来比较其变异程度。
2.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主要和中位数一起描述偏态分布资料。
3.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变异程度的指标。
4.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均数之比,常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