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条件
俄罗斯的"解决冲突新方案"条件已经够低,乌克兰不要再错失良机
经过一年半的俄乌战争之后,俄罗斯终于提出了一则解决冲突的新方案。
据媒体报道,这则新方案主要包括:
1,保证两国的边界不变;
2,乌克兰承诺不加入任何军事性质的国际组织;
3,两国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合作区,共同开发资源。
应该说俄罗斯提出的这个新方案条件已经够低了。第一,俄罗斯答应恢复战前的俄乌边界,这保证了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第二,乌克兰承诺不加入任何军事性质的国际组织。其实乌克兰应该明白,这是俄罗斯的底线。北约东扩已经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压缩到极限,俄罗斯不可能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否则,俄乌战争难有终结。
第三,两国建立一个共同的经济合作区,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特别是乌克兰四州,只有通过这个办法,俄罗斯才可同意将其交还给乌克兰。同时共同开发资源,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乌克兰政府如果不是另有野心,如果真正考虑国家利益和人民的饥苦,就应该坐下来好好与俄罗斯进行谈判。毕竟俄罗斯已经將价码降到了最低限度。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希望泽连斯基政府能拿出智慧和气魄,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结束长达18个月的俄乌冲突。
(下图:累于俄乌战争,普京心力也很憔悴)
什么叫边界条件
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做成什么样、怎么做、谁来做的时候,容易 止步 于 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往往是必须的,如果理想情况下,一件事情是什么状况是模糊的,那便找不准方向。
止步 于 理想主义,就是说只考虑理想是不够的,看清远方目标后,还要低头看眼下的路。
这个低头看路的过程,就是辨析边界条件的过程。止步,说的是只看到未来理想,不考虑可行路径是不够的。规划,要心存理想主义
有效的规划,还要提前想好能怎么干
举个例子Peter想盖楼,想盖一个高楼大厦
可是,他的施工队是盖乡村宅基地的,只会砖混结构的施工
于是,Peter只能盖乡村大宅、四合院、宅基地
这个例子中,施工队的技能限制,就是Peter盖楼的边界条件
下面这张图,左边看着就舒服,联系简单、直接。
右边的就有边界条件,把直射路线挡住了,在这个边界条件之下,中间的棱柱发挥了光线分发的功能。
在企业、组织中,这个中间的棱柱可能是一个XX办公室,一个XX机制;
在生活中,这个棱柱可能是一张信用卡、一位朋友。
为什么说边界思维是思维秘籍第一,看清边界才做得下去;第二,提高效率节省体力
(1)尊重边界,方得始终
有人说,看清了理想,很多边界也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现有环境,追求理想,这不是principle thinking么,不是追求理想么?
是的,能为之改变的,不是边界条件;动不了的,是边界条件。
事情是配合着做的,是分步骤做的。这个过程里,破和立的关系,就是边界条件的重塑和理想与现实的换位。
在当前环境下解决问题,积累credit,才是未来重塑边界的基本。
(2)预估边界,节省体力
如果提前能看到的刚性约束,就早早设为边界条件。
还是Peter盖楼,如果这个楼是有限高的,那也不用考虑高楼大厦了。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边界条件是一个基本的思考维度。
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问题的拆解和分析 与 边界条件的设定 这个次序还是容易被忽略。
例如,在组织中,总有事情是一己之力所不逮的,终归要靠总分结构的分工来实现。
那么次序上,就有讲究。一直抓总会遇到抓不动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发动群众。